春去秋来,精心耕耘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
因地制宜,因势利导。遂川县宜华家具有限公司在现代化的木业家具生产基地上,充分利用现有资源,开辟蔬菜种植园,挖塘养鱼,养鸡,养鸭,养猪,建设“菜篮子工程”,既达到了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,又解决了1000多名员工的蔬菜供应问题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为整个集团开发第三产业起了示范作用,“遂川模式”成为发展的新亮点,受到刘绍喜董事长的“点赞”,遂川公司的经验值得科惠公司借鉴。
踏进位于江西省遂川县的宜华家具有限公司工业园区,一股清新秀丽的气息扑面而来,满目苍翠,生机盎然。绿化带上花草共生,空旷地上青菜共长。规划科学、布局合理的办公楼、生产车间、生活区条块分明;主题公园、绿油油的蔬菜种植园交相辉映,经济性、观赏性、实用性并存,与周围的厂家相比,显得与众不同,大型企业园区的气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。
据行政经理陈爱玲介绍,遂川县宜华家具有限公司产业基地第一期工程自2013年2月7日投产以来,在刘绍喜董事长的正确领导下平安发展,和谐发展,生产蒸蒸日上,发展质量总体良好,形势喜人。公司占地面积500亩,有19个生产车间、2个仓库、1个辅助车间、2幢宿舍楼、1幢办公楼。为让员工吃上新鲜的放心菜、放心肉,把搞好绿化工作与开辟种植蔬菜的“农场”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平整清理园区的边角地,在乱石堆、黄土地上进行土壤改良,结合实际边改造边种植蔬菜,目前员工食堂的青菜已经自给有余。
陈爱玲说,遂川“农场”自2015年7月初开始平整土地,中旬播下菜籽,8月21日开始出产第一批青菜。现有10名工人,正在开发和种植的面积约60亩,共有6个品种,主要以油菜、小白菜、萝卜等季节性青菜为主,日供应青菜达600多市斤,每个员工平均有半斤青菜可吃。
按照计划,农场建设分三步走。第一期已实现青菜自给自足,第一批鸭子已经上了餐桌,第二批鸭苗茁壮成长。第二期目标,今年内完成建设猪栏养猪,养鸭,养鸡,养鱼。第三期目标,二年内完全满足公司员工食堂需要外,走市场化道路,实现商品化,把当地特色的猪、鸭、鸡、鱼、肉、菜运到汕头,让宜华的员工共同享用。
人尽其才、物尽其用、杜绝浪费、生态环保、因势利导,是遂川县宜华家具有限公司“农场”建设的主旋律。由于公司的一线生产工人基本上都是来自当地和周边的农民,为发挥他们的专长,挖掘土地潜力,把建设厂房、仓库节余下来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,平整成菜园,完全符合绿化、美化、生态、环保的时代潮流。
陈爱玲丰富的管理经验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。按照生态环保、无污染的理念建设农场。走出了一条工农相结合的道路,调节剩余劳动力。把排水系统收集起来的雨水引入池塘,生产家具的木材边角料废料、木屑经过锅炉燃烧后的灰烬做优质的有机肥料,形成了绿色循环。统筹兼顾、科学安排,污水处理变废为宝,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,化腐朽为神奇,绿色环保理念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。
据陈爱玲、余维泉介绍,我们按照刘绍喜董事长对遂川公司绿化美化工作的有关要求,明确分工,相互促进,林业公司负责主题公园和厂区的乔木花卉的种植管理,主题公园现在已经种下红豆杉、罗汉松、香樟、楠木,甚至杨梅等20多个果树,长势良好。真抓实干,快出成果。认真领会、深刻理解刘绍喜董事长的指示精神,行动迅速、成果显著、立竿见影,“菜篮子”工程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效益。
“风景这边独好”,借用毛泽东的名言诠释,我们可以感悟到:遂川公司的管理人员经过不断地探索,不断地奋斗,不懈的努力后,领略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。勇于追求和创新,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宜华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