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人大代表、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刘绍喜
(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摄)
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(记者 秦海峰)全国人大代表、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刘绍喜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建议政府加强预期引导,形成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。另一方面抓紧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制度,切实减少涉企收费自由裁量权,确保相关举措落地生根。
作为长期发展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代表,刘绍喜说,自己感受最深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“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”的论述。从自己的实践看,以创新引领企业提质增效升级,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机遇。
刘绍喜表示,振兴实体经济要倡导工匠精神,实体经济中的民营企业也应自觉紧随国家战略,确立发展新理念新思路,主动“ 互联网”,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焕发生机。
他表示,这两年,宜华集团实现了经营实体向新业态、新模式的转变,正是牵住了创新这个“牛鼻子”,才占领了发展先机、赢得了发展优势。作为民营企业,就要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引导,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,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,不断寻求理念转变、模式转型和路径创新,持续推动企业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。
刘绍喜说,振兴实体经济,既要从企业内部想办法,以创新引领企业提质增效升级;另一方面,还要政府持续挖掘制度变革的内在潜力,进一步释放简政放权的改革红利。只有“双管齐下”,才能使振兴实体经济收到更加明显的实效。
刘绍喜建议,政府一方面加强预期引导,形成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,一方面加强产业、区域、投资、消费、价格、土地、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,抓紧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制度,多措并举降成本,切实减少涉企收费自由裁量权,确保相关举措落地生根。
人民网原文: